不破不立,不立不回 ——紀念劉步蟾
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首頁 > 征文展示
2018-11-08 16:11:23    來源: 膠東(威海)黨性教育基地管理辦公室
“此去西洋,深知中國自強之計,舍此無所他求。背負國家之未來,取盡洋人之科學。赴七萬里長途,別祖國父母之邦,奮然無悔?!?——清朝第一批留學生

????“此去西洋,深知中國自強之計,舍此無所他求。背負國家之未來,取盡洋人之科學。赴七萬里長途,別祖國父母之邦,奮然無悔?!?/p>

????——清朝第一批留學生

????轟轟烈烈的甲午海戰(zhàn)已過去一百多年,仍未散盡那滾滾硝煙。斯人已逝,斗轉星移,新時代里的我們不必如他們一般“捐軀赴國難,視死忽如歸”,而不忘歷史,依然是當代大學生義不容辭的神圣使命;先輩們英勇忘我的燦爛形象,也依然在國人的心目中光芒萬丈,熠熠生輝。

????清朝末期,封建體制的大廈搖搖將傾,而龐大的中國社會卻遲遲難以擺脫“天朝上國”的觀念,恥于向西方學習。直到洋務運動提出“師夷長技以制夷”,才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,公派學生留學。我們知道,留洋回國的學生中有大部分都成為北洋艦隊的骨干力量,即使壯烈犧牲,也無法掩蓋住他們的光芒。其中就有劉步蟾。

????1867年,14歲的劉步蟾考入福州船政學堂,成為中國這所最早的海軍學校的第一期學員。畢業(yè)后進入中國海軍服役,任命為“建威”號練習艦的管帶,也就是艦長。

????經(jīng)過李鴻章的大力爭取,1877年福州船政局選派第一批學生出國深造。在電影《甲午風云》里就可以看到這一幕:港口停著巨大的白色輪船,甲板上是清一色的長馬褂留辮子的學生,汽笛嗚嗚地響著,灰白色的濃煙從煙囪里涌出來,而碼頭上還密密麻麻站著送行的同學。一直不愿意向同伴告別的劉步蟾,此刻趁著輪船還沒開,突然向鄧世昌飛奔過去。遞過一張照片,匆匆說了聲“保重”,又轉身消失于人群。

????而照片的后面,正是他堅定的筆跡——

????此去西洋,深知中國自強之計,舍此無所他求。背負國家之未來,取盡洋人之科學。赴七萬里長途,別祖國父母之邦,奮然無悔。

????留英3年,劉步蟾用行動做到了。他學業(yè)猛進,出類拔萃,每試“成績冠諸生”。英國海軍中將斐利曼特對其有兩句評語:“涉獵西學,功深伏案?!薄肚迨犯濉芬嘤性u論稱:“華人明海戰(zhàn)術,步蟾為最先?!?/p>

????千山萬水,無數(shù)黑夜。史書上寥寥幾筆帶過這段語言不通又兼水土不服的留學生涯。“破”,破除中國羸弱無能的海軍現(xiàn)狀,破除環(huán)伺周圍虎視眈眈的列強,破除中國學生“東亞病夫”的帽子,劉步蟾深知這需要忍辱負重。

????1880年,清政府向德國訂購“定遠”號、“鎮(zhèn)遠”號鐵甲戰(zhàn)列艦和“濟遠”號穹甲巡洋艦。劉步蟾奉派赴德國監(jiān)造,并將其接駛回天津大沽,即被任命為“定遠”號戰(zhàn)列艦的艦長,北洋艦隊成立。

????1895年,甲午中日戰(zhàn)爭,經(jīng)過漫長的頑強抵抗,已經(jīng)傾盡全力的他們也不得不接受無力回天的事實。鄧世昌——他的戰(zhàn)友,撞沉了“吉野”艦后英勇犧牲了。為了不使艦只落入敵人手中,劉步蟾也毅然決定撞毀“定遠”艦。當晚,他在劉公島自殺殉國。

????他,劉步蟾?!捌啤背酥袊鴽]有優(yōu)秀海軍將領的歷史,也“立”下了精忠報國死而后已的榜樣?!捌啤背饲逋醭磺袑嶋H的幻想,也“立”下了新中國以堅定的姿態(tài)屹立于世界東方的基石。是的,正如魯迅先生所言,“我們從古以來,就有埋頭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為民請命的人,有舍身求法的人,......這就是中國的脊梁?!?/p>

????而我,三尺微命,一介書生;慚愧于無路請纓,等終軍之弱冠;也曾有懷投筆,慕步蟾之長風。手持火炬的大學生們,難道不正是如此嗎?求學之路坎坷,報國之心熱切。習主席“不忘初心”的諄諄教導仍在耳邊,等待著我們執(zhí)筆的嶄新篇章已在眼前。不破不立,萬眾創(chuàng)新,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,唯有不輟點滴努力,才能匯成萬家共賞的璀璨夜空。

????當代青年人呵,立下青云之志。

????云銷雨霽,彩徹區(qū)明。我們當以英雄先輩的光輝為指引,走出一條民族興,國家旺的康莊大道。

來源: 膠東(威海)黨性教育基地管理辦公室
編輯: 劉思冰
相關熱詞搜索:
搜索推薦
圖片新聞
  • 更具“國際范”!威海入境游持續(xù)升溫
  • 威海海鮮亮相第十三屆中國國際現(xiàn)代農(nóng)業(yè)博覽會
  • 山東省碳纖維及復合材料中試平臺入選山東省制造業(yè)中試平臺名單
  • 趁著周末去逛展!威海·云陽城市綜合展開幕
威海新聞
文娛
國內(nèi)國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