副局長當起了“推銷員”
◎記者 楊彩明 通訊員 張小寒
早上8點30分,文登區(qū)投資促進局會議室內,一個簡短的調度會正在召開。副局長林喆沒有寒暄客套,剛坐下就開門見山說:“承諾給韓國依可美株式會社油氣液化回收裝置研發(fā)制造項目的100名工人,目前還差多少?”
“這一個月時間,我們對接了10家中介機構,剛剛把暫定的人數統(tǒng)計了一下,已經夠了?!甭牭竭@句回答,林喆稍稍松了口氣。
林喆(左二)向加油站工作人員推介新型油品回收技術。 記者 朱春曉 攝
去年11月份,林喆“搭上”了韓國依可美株式會社油氣液化回收裝置研發(fā)制造項目,歷經數月洽談,為了能夠“牽手”成功,她和項目方立下“軍令狀”:在項目落地之前,為其招100名工人、推廣油氣處理設備。
3分鐘,會議結束,林喆起身向外走去。縱橫招商“江湖”8年來,她先后招引了文登區(qū)京東服務中心、攜程旅行網威??头行牡软椖?,眾多大項目落戶的背后,是她不變的原則:只要企業(yè)需要的,就必須全力做好。
推進項目要有“洪荒之力”,解決問題得有“繡花功夫”。項目方產品是用于加油站的油氣處理設備,按照林喆提前畫好的文登區(qū)加油站分布圖,未作走訪標注的還有東北角的一家加油站,今天她該去這家碰碰“運氣”。
沒“兩把刷子”,哪個加油站肯“耽誤”時間聽林喆介紹?為了一張嘴就能引起對方興趣,她提前演練了很多版本的“開場白”。最終,還是覺得把現成兒的好處直接擺在眼前,更能打動人。
“用這個設備,一個油罐一天可以回收25升汽油……”加油站內的林喆,言語里全是油氣液化回收裝置的事兒,一個職能部門的工作人員,怎么看都像個推銷員。
“效果真有這么好?”見加油站工作人員感興趣,林喆忙不迭地把設備性能、優(yōu)點、運行原理一股腦分析出來。
雙方正熱烈交流著,投資促進局辦公室主任劉志鵬走到林喆身邊,“林局長,給您報個喜,湖北的油氣液化回收裝置總代理初步談妥了?!?/p>
林喆心里默算了一下,這是繼廣西、福建、河南之后,第四家油氣液化回收裝置全國總代理,再加上文登區(qū)范圍內有三分之一的加油站也口頭答應要安裝該設備,眼瞅著開拓出的市場越來越大,她的心也越來越穩(wěn)了。
同樣,感到心穩(wěn)的還有項目方。從最初計劃投資300萬美元建設組裝車間,到追加投資1000萬美元打造面向國內市場的生產基地,最終再次追加到1500萬美元,打造面向全球市場的生產基地及研發(fā)中心。
“這不是把雞蛋放進一個籃子里嗎?”面對質疑,項目方董事長樸晸俊說:“當時和文登提出的兩個條件,我認為能解決一個也就不錯了,沒想到會有意外之喜。”由此可見,文登不是“籃子”,而是一個“保險柜”。
隨著項目方在文登的投資額度一路追加,林喆沒有懈怠,拿著一份文登區(qū)周邊區(qū)市的加油站分布列表走得更急更遠,這個“推銷員”又上路了……
![](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