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關注民生

陳建明:“倒貼書記”富鄉(xiāng)親

2020-07-07 編輯: 仲鶴

7月6日早上,趁日頭不曬,榮成市人和鎮(zhèn)北齊山村黨支部書記陳建明又來到村里污水改造施工現(xiàn)場?!斑@件事得好好干,辦得讓百姓舒坦才行,這樣才能對得起9年前百姓投給咱的滿票?!?/p>

9年前,陳建明是個生意人,經(jīng)營著一艘油輪,每年收入100多萬元。就在他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,村里的老黨員陳世昌找上門,開場白就是——“建明,你見世面多,又是致富能手,回來當咱村的書記,成不?”作為本村人,北齊山村的情況,陳建明心里清楚,村“兩委”班子不團結,是出了名的“后進村”, 稍微一想就知道,這個村書記不好當。

大多數(shù)“棄商返鄉(xiāng)”的村干部背后,大抵都有一個“三顧茅廬”的故事。村里黨員、村民跑了幾趟,陳建明記不清了。他只記得,有人拿話激他:“你是黨員,帶著全村百姓一起過上好日子,你敢不敢試試?”

這句話,把陳建明的勁頭提了起來。他花了幾天時間,把家里的油輪出租后,就以全村滿票的“高分”正式上任,成了“陳書記”。

陳建明(左一)和村民一起鋪污水管道。

要想富先修路。在陳建明看來,村里連條像樣的路都沒有,坑坑洼洼的泥漿路將發(fā)展機遇隔在村外,也將貧窮留在村里?!巴膺吶诉M不來,里面人出不去,哪能不窮呢?”陳建明回憶說。

其實,10多年來,村里修路的呼聲非常高,就是一直見不到動靜。原因很簡單——沒錢。而陳建明決定“啃啃”這塊“硬骨頭”,也有自己的“小九九”:“村莊沒有改變,老百姓怎么會服你?”于是,陳建明不聲不響自掏腰包,拿出20萬元,又四處“化緣”了80多萬元,籌足了修路款。

資金到位,就差實干了。從修路第一天開始,陳建明每天早晨6點多鐘,就開始蹲在工地上,監(jiān)督質(zhì)量,督促工期,這一蹲就是90多天,8000多平方米的道路硬化完畢。

路通那天,村里百姓敲鑼打鼓慶祝,比過年還熱鬧。陳世昌擠在人群中,對陳建明說:“哪怕就辦成這一件事,也沒白請你回來了?!?/p>

不過,陳世昌想不到的是,這只是一個開頭,自此后,北齊山村里每天都在有新的變化。

堆在家門口的草堆、泥堆、糞堆以及亂搭亂建,在陳建明的帶領下全部被清除,綠化村莊,栽植1500多棵樹木,安裝50多盞路燈……

如今,村子入村道路寬闊,兩側桃紅柳綠,生機盎然起來,不過陳建明依然不滿足,他要讓百姓的日子過得更舒心。

看著別的村娛樂活動熱熱鬧鬧,陳建明急得火燒火燎:“這樣的事怎么能少了我們!”他把村里的舊倉庫改建成娛樂室,建起戲臺,安裝了兩臺空調(diào),成立呂劇團和婦女演唱隊,投資10多萬元購置了音響設備和服裝道具,每年排練多種劇目進行演出。

這場“湊熱鬧”的“溢出效應”,多少出乎陳建明預料。村民對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,一天比一天熱烈,小小一個村竟然有了戲迷俱樂部等村級民間文藝組織,各類文化活動開展得如火如荼。

村里的自來水管道陳年老化,8年來,每天早上只有半小時的放水時間,陳建明在北山上開挖了一眼大井,并改造自來水管道,新上凈化水設備,380戶百姓喝上了甘甜的純凈水。為此,他又從自己家拿了20萬元。

每年麥收,看到百姓日夜搶收,就怕小麥產(chǎn)量受影響,陳建明成立了建明農(nóng)機合作社,購置兩臺收割機,一臺大型拖拉機,專門為村民三秋三夏耕種收割。這三臺設備,又“吃”了他18萬元。

為讓村民老有所依、老有所養(yǎng),陳建明還在村里建成北齊山村幸福院,設置床位20張,建起了餐廳,達到市民政局規(guī)定的農(nóng)村幸福院標準。為此,他又“搭”進去了自家的一棟三層樓房。

“當了村書記,就要辦好百姓的心頭事!”9年來,陳建明活越干越多,自己的“兜”卻越來越空,但他卻說,成就感從來沒這么高過。(Hi威??蛻舳擞浾?楊彩明 文/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