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威海社會

草廟子鎮(zhèn):信用+志愿,小山村有了“精氣神兒”

2020-12-25 編輯: 宋倩

??????這幾日,每個走過村委大院的村民們都要往公告欄上瞅一眼:第四季度的信用積分就要貼出來了,村民們早就等不及了,等著看“成績”。

??????“實施信用積分后,老百姓都爭著搶著干活兒,生怕落了后!”談起如今村民的新面貌,臨港區(qū)草廟子鎮(zhèn)西李家夼村黨支部書記楊玉華嗓門都亮了起來,“前兩天清雪,在大喇叭里一吆喝,村里老的少的都出來幫著掃雪了?!?/p>

??????這樣的“一呼百應”還得益于村里推行的“信用+志愿”模式。

??????今年年初,隨著草廟子鎮(zhèn)信用建設工作落地,西李家夼村緊隨其后,在村里搞起了信用體系建設,取消義務工工資,通過信用積分獎勵,引導村民參加志愿活動,實現(xiàn)信用和志愿同頻共振。

??????“剛開始村民們還處于觀望狀態(tài),不太積極,搞個集體活動,在喇叭里喊半天,也沒出來幾個人?!被貞浧甬敃r的場面,楊玉華直搖頭。

??????這樣下去可不行,得有人帶個頭。楊玉華趕忙召集村干部、黨員以及村民代表,讓他們發(fā)動各自村里的親戚朋友帶頭干。一戶、兩戶、三戶……漸漸地,出來做志愿活動的人越來越多,看著大家都動了起來,個別村民就坐不住了,也加入到其中。

??????“每個季度,我們都會把志愿者的信用積分情況張貼在村委會的公告欄上,讓大家看看自己的得分和名次?!睏钣袢A說,不僅如此,村里還開辦起了“信用超市”,制定了信用積分兌換明細表,將“福利”變?yōu)椤凹睢薄?/p>

??????“果樹剪0.5積分、紙巾1積分、水杯1.5積分……”走進村里的“愛心超市”,一件件物品“明碼標價”,村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積分和需求,靈活的兌換米、面、油、紙等生活用品,保障村民積分有所用,極大地提升了村民參與村莊建設的積極性。

??????“前兩天,我還用積分兌換了20多斤雞蛋呢,東西不貴,但意義不一樣,這是份榮譽,現(xiàn)在,我看大家都鉚足了勁,生怕被別人超過去,誰都不希望自己的積分墊底。”76歲的村民冼云業(yè)說,現(xiàn)在的街坊四鄰們不比誰穿的貴,不比誰吃得好,就比誰的信用積分高。

??????隨著信用積分制度的推進,村里黨員干部還帶頭成立4支志愿服務隊,帶領引導村民積極開展環(huán)境整治等志愿服務,在今年的亂搭亂建拆除中,僅用4天時間,村里就全部整修完成。

??????如今,村里的“三大堆”不見了,亂搭亂建拆除了,房前屋后種上了紅花綠樹,昔日的垃圾堆、臭水溝變成了口袋公園、景觀河道,村莊居住環(huán)境煥然一新。

??????村莊有了大變化,群眾的精氣神也煥然一新。“現(xiàn)在只要大喇叭一響,全村100多名村民全都變成志愿者?!睏钣袢A說,大家“你追我趕”“互幫互助”,一股文明之風在西李家夼村蔚然而生,小山村里重新煥發(fā)活力。(來源:今日草廟子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