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“龍”文化,上下數(shù)千年,源遠而流長。中華民族是一個以“龍”為圖騰的民族,在威海文登,人們崇拜的龍圖騰則更加具體化和人性化。文登,作為李龍故里,是李龍文化傳承與發(fā)揚的根基所在。
李龍王,又叫“李龍爺”“李老爺”,流傳最廣的名字是“禿尾巴老李”,關(guān)于他的傳說,在2008年6月7日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名錄。每年農(nóng)歷三月初二,回龍山上的李龍文化山會更是一場“龍”文化的精彩呈現(xiàn)。今天,讓我們一起了解“禿尾巴老李”的故事與傳說……
?
文登與爾濱
“李龍文化”的同源兄弟
?
?
近段時間,哈爾濱火出了圈兒。你知道嗎?文登與爾濱可是大有淵源的同源兄弟,二者間的紐帶正是禿尾巴的“李龍王”。
傳說李龍王出生在文登,原名李丕昭,因降生后長相怪異被其父親斷尾,這也是“禿尾巴老李”稱號的由來。
李丕昭修道后效力于朝廷,被授予“巡按五湖四海九江八河之總龍王”之職,專管江河治理水患之事,人們便稱其為“李龍王”。
傳說有一條白蛟,當(dāng)時在東北白龍江興風(fēng)作浪,百姓苦不堪言,李龍王與作亂的白蛟大戰(zhàn)三天三夜,終除此害,當(dāng)?shù)匕傩諡榱思o(jì)念李龍王的功德,在江邊立石刻碑,將白龍江更名為黑龍江。
文化相通,血脈相連,文登就此與爾濱結(jié)下不解之緣。長期以來,文登人“闖關(guān)東”,“白山黑水人”南下回到第二故鄉(xiāng)文登投資創(chuàng)業(yè),成就了彼此牽掛、親如一家的兄弟之情。
?
?
李龍文化山會
彰顯文登對李龍文化的重視
?
彰顯文登對李龍文化的重視
?
李龍王對母仁孝,人人稱頌。其母病逝后,李龍王將其葬于昌陽山上。每年的三月初二是他母親的忌日,他都要回來祭母,昌陽山因此被當(dāng)?shù)胤Q作回龍山。為了紀(jì)念這個節(jié)日,當(dāng)?shù)厝司桶衙磕甑娜鲁醵槔铨埼幕綍瑐鞒兄两瘛?br/>
?
由此,每年三月初二,附近的鄉(xiāng)親們便紛紛蒸上大餑餑舉行龍母祈福祭典,祈禱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。漁民、船工則祈求神龍護佑平安。(Hi威??蛻舳司C合)